logo
繁体
繁体

“大苹果”魅力重现,纽约超越香港伦敦成为海外公司上市首选地

《经济学人》报道,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市魅力不减,金融优势依然强劲,现已超越香港和伦敦,成为海外企业的上市首选地。其中,大量中国内地企业也在积极进军纽约市场,希望获得上市机会。

Photo by Emiliano Bar on Unsplash 

2006年,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·舒默和前纽约市市长迈克尔·布隆伯格在《华尔街日报》上发表了他们对纽约市的担忧。他们都在担心“大苹果”(纽约的别称)将失去金融优势地位。毕竟,2005年纽约只赢得24个最大首次公开募股(IPO)中的一家企业。

如今,纽约的大人物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争斗中,这个城市的力量愈加强大、无可比拟。尤其是在股票市场方面,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纽约市,正在扩大其本就拿手领域的影响力。

3月3日,日本投资机构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半导体公司安谋宣布,它将只在纽约上市,并回绝了英国部长们鼓励其在伦敦上市的建议。

一天前,在伦敦上市的建筑材料巨头CRH表示,其主要上市地将转移到纽约。其他欧洲国家也失去了企业入驻的机会。

同一周,直到最近还是德国DAX指数最大成分股的一家化学公司林德退出了法兰克福市场,同时保留其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地位。

在暂停了近两年后,中国企业也涌向纽约。中国证券监管机构上个月公布的新规则,意味着海外上市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,但它们也为更多公司提供了在海外上市的途径。

上个月,中国电子公司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融资1.9亿美元,这是自2021年以来中国在美国的最大规模上市。据报道,时装公司希音也在寻求纽约上市机会。美国监管机构可能会通过制裁和出口管制,来加强对中国公司的监管,但大苹果仍然具有诱惑力。

这一趋势反映了香港和伦敦的失败,它们是少数的可以真正与纽约竞争的股票市场。根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,在过去一年中,全球业务发展普遍缓慢,美国交易所赢得了240亿美元的海外IPO,是伦敦和香港(不包括中国大陆股票)总额的八倍。相比之下,在2019年,纽约只是两地IPO总额的三倍。

香港的股票市场曾经对外国公司有一些吸引力,上市公司包括俄铝、意大利时装公司普拉达和美国行李箱公司新秀丽。但目前香港上市“管道”中,很少有来自中国以外的公司。同时,伦敦也有自己的缺点,其中之一是缺乏天然的投资者基础。英国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投资于国内股票的资产比例明显很小。

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规模庞大,总市值超过12万亿美元。但是,中国政府始终是个威胁,而中国股市的行为仍然缺乏理性。在中港两地上市的公司,其在内地的股票价格比港股价格高出近40%。东京的股票市场也很庞大,总市值近5.4万亿美元,但最近很少吸引国际业务。

世界其他地方,根本无法与三巨头的规模相比。阿姆斯特丹和迪拜有所发展,但被限制在区域内,或不够透明。在去年由英国伦敦Z/Yen集团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,新加坡超过了香港,成为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中心,但在股票方面仍然无足轻重。

正如舒默和布隆伯格所说,有时金融竞争的变化不可预知。现在,纽约是欧美国家企业的首选上市地点,如果中美国家官员们同意的话,中国企业也可以将其作为上市首选地。纽约正在与其他市场快速拉开差距。